芜湖华众展示制品有限公司
首页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站

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业务部
电话:0553-2760891
邮箱:service@shbeilao.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达拉维贫民窟:印度的狮岭

编辑:芜湖华众展示制品有限公司   字号:
摘要:达拉维贫民窟:印度的狮岭
印度孟买市的达拉维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贫民窟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超过100万人。

多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在发展经济特区,但成败参半。相比之下,达拉维可以称为“穷人自创的经济特区”。为了改善生活,这个贫民窟的穷人辛勤劳作,家家是作坊工厂,人人又是打工仔和老板,涌现出了一大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目前年产值达6~10亿美元。

目前达拉维的发展模式不仅受到许多专家的赞誉,而且还被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典型案例研究。

一座摇摇欲坠的窝棚开办了4家“企业”,贫民窟每年创造产值6~10亿美元

达拉维是个典型的贫民窟,街头到处是污水,没有足够的厕所,没有足够的自来水,也没有足够的空间。窝棚一个紧挨着一个,日光几乎照不到下面的小路,这里像是狭窄潮湿的迷宫,也像是由烟雾和金属板遮盖的巨大“城市雨林”。

达拉维曾经以帮派和暴力而著称,但如今人们都在忙于工作。警方说,达拉维的犯罪率相当低,甚至比更富裕、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区还要低。外人穿过贫民窟,从不会受到威胁。尽管艰难困苦无处不在,但这里的人从不叫苦叫累,只想努力获得成功。

在达拉维贫民窟的边缘,谢赫·莫宾的破旧窝棚像从中间切开的四层结婚蛋糕。一半已拆除,剩下的一半似乎也要拆迁,四周墙壁是临时搭建的,屋顶是摇摇晃晃的铁皮。然而,里面却是另一番景象:在一层,木匠在组装家具;在二层,员工忙着裁剪和缝制皮包;在三层,工人在用缝纫机生产女衬衫;在顶层,更多工人在生产男士西装和结婚礼服。一座摇摇欲坠的窝棚开办了4家“企业”。

这就是今天的达拉维,它有6万栋房子,其中多数是窝棚,100多万人生活和工作在这个三角地带。达拉维是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贫民窟之一,但同时也是充满生机的“蜂巢”,家家户户都是独立的小作坊,每年产值为6~10亿美元。莫宾在达拉维办了几家小企业。他自豪地说:“发达国家只有一种经济体系,但印度却有两种平行的经济体系。”

印度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正规”企业照章纳税、遵守劳动法规并且为国家的国际形象添光增彩;其他一切属于“非正规”经济:几亿的店主、农民、建筑工人、出租车司机、街头摊贩、拾荒者、裁缝、修理工、中间商、黑市商人等等。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分水岭在印度却成了鸿沟:专家们估计,非正规经济不仅助推了印度的经济增长,而且解决了高达90%的就业。大部分非正规经济植根于像达拉维这样的贫民窟中,政府不管不问也没有帮扶。多年来,印度政府为增加工业总产值一直在发展经济特区,但成败参半。相比之下,达拉维就是穷人自创的经济特区。

知名经济学家普拉萨德说:“印度的经济机遇主要在城市地区。问题是,政府没有在正规部门提供便利的就业渠道。因此,非正规部门就成了就业的落脚点。”达拉维已被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典型案例研究。然而,如何定义达拉维颇有争议。

马哈拉施特拉邦住房部部长查特吉表示:“也许,任何人都说达拉维是巨大的贫民窟,但我却认为,达拉维是城中之城,一座非正规城市。”一个四层贫民窟有四种现状:一楼是苦难,二层是奋斗,三层是政府,顶部是希望。64岁的当地商人哈利拉姆·坦瓦尔认为:“达拉维是微缩版印度。”

与中国的制造业中心相比,达拉维虽然只是“工业蚊子”,但几乎可以制造能想到的一切

这是一笔不小的订单,一家大银行在印度教节日排灯节期间定制了2700个公文包作为礼物。订单最终落户到穆罕默德·阿西夫在达拉维的作坊。阿西夫手下只有22名员工和一条非正规生产流水线,工厂是兼做宿舍的狭小房间。公文包要在两周内交货。

阿西夫说:“工人们工作卖力,从上午8点干到晚上11点,因为他们多劳多得,可以给家里多寄钱。他们来这里就是为赚钱的。”

印度未选择东亚的发展模式,因此并没有庞大工业园区。与中国的制造业中心相比,达拉维虽然只是“工业蚊子”,但几乎可以制造能想到的一切,其中大部分不仅在印度各地销售,而且出口到世界各地。

如今,达拉维成了贫民窟产业结构演变的案例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前,达拉维只有制革厂。后来,达拉维拥有了熟练劳工、作坊,以及供应商、中间商和作坊之间的非正规网络。小作坊利用皮革废料为印度高档品牌店制作手袋,因此,达拉维的皮革贸易提升了企业价值链。

现在,皮革制品是达拉维的主要产业。小制衣厂也在激增,生产的童装和女装销往印度或出口国外。据美国国际发展署在2007年的调查研究,达拉维至少有500家大型服装厂(50台缝纫机以上)及3000家小服装厂。当时还有5000家皮革店,以及生产印度各地小吃的食品加工厂等。之后,还开设了版画、刺绣等工厂。

皮具店老板阿西夫现年35岁,1988年从比哈尔邦农村来到达拉维贫民窟时只有12岁。阿西夫开始在皮具店当学徒,学习如何裁剪,用缝纫机锁边,后来他从皮具店店主手里租了作坊终于自己开店。

现在,阿西夫所有员工也来自比哈尔邦,一个人带动了很多老乡。员工瓦兹埃尔每月收入大约120美元。他每月给家寄回一半收入养活妻子和两个孩子。他是文盲,但两个孩子都在村里的私立学校上学。他告诉记者:“在这里,我可以学技术、赚到钱。至少我的孩子可以上学。”

“达拉维不应被拆除”

随着孟买渐渐成为印度经济的象征,达拉维开始引起更广泛关注。贫民窟曾处于孟买市外围,现在却成了市中心的疤痕。据估计,孟买如今有800多万人住在贫民窟,占全市人口一半以上。

许多人住在贫民窟,因为在其他地方买不起房子,政府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远不够用。农民工来达拉维学习新技能,好像达拉维是贫民窟特许经营店。公民领袖约格莱卡尔说:“达拉维成了他们的跳板,他们学会工作,然后去其他贫民窟创业。”

达拉维仍然处在社会边缘。几乎没有企业纳税。政府在选举时会给贫民窟来点小恩小惠:修建几个厕所,安装几个水龙头。达拉维的土地现在价值数亿美元,私人开发商早已不再视其为贫民窟,而是一块房产,方便去机场,周围到处是火车站而且毗邻时尚的办公园区。

印度政府一直在考虑拆除达拉维。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了解情况后,曾投入10亿卢比(约合2000万美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不过,大部分资金被当地官员挪用。因此,窝棚仍在继续扩建。

2006年批准的一项大规模计划旨在为达拉维居民提供免费公寓和商业空间,同时允许私人投资者开发额外空间并以市场汇率出售。但现在,该项目也处于停滞,陷入官僚内讧。辩论的焦点在于,重建达拉维可能会打碎其现有的非正规网络。

皮具店店主卡苏·谢赫称:“重建达拉维会打破整个产业链。工人可以在这里工作,在车间睡觉。如果重建,他们不会再回到这里。”城市规划师伊察诺维认为,达拉维既然成了商住两用城,不应再随意拆除。

教育是希望,学好英语是“跳出贫民窟的车票”

瓦尼塔·巴斯卡出生在达拉维。她现在39岁,已经守寡,丈夫死于肺结核。她现在将闲置房出租给4名工人,每月收入40美元。她与四个孩子住在一个房间。

花354美元购买的电脑放在床边小桌子上。不过,家里无法上网,长子只好将工作资料存储在U盘里,然后去别处打印。巴斯卡是裁缝,花400美元送三个子女上私立学校。女儿要当空姐,小儿子想当机械工程师。巴斯卡说:“要是女儿得到更好的教育,她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只要孩子将来生活更好,什么艰难困苦我们都能忍受。”

在达拉维,教育是希望。家长希望孩子学习英语,认为学好英语才是“跳出印度贫民窟的车票”。但当家长想送儿子和女儿到贫民窟外上学时,达拉维的孩子总是受欺负。

对达拉维的歧视仍然司空见惯。居民抱怨,如果他们写上达拉维地址,办理信用卡就会卡壳。私人银行不愿给达拉维商人贷款或开设分公司。但在孟买,有钱能使鬼推磨。达拉维现在有钱了,甚至还涌现了百万富翁。

穆斯塔吉姆13岁来到达拉维,睡在狭窄的走廊里,早上曾被人扔了满身垃圾。如今,57岁的穆斯塔吉姆开办了12家服装厂,拥有300名员工,每年营业额大约250万美元。他在达拉维拥有价值2000万美元的财产。“我赤手空拳来到这里,现在我拥有了一切。”穆斯塔吉姆骄傲地说。

达拉维将继续影响孟买未来的经济发展:孟买最有名的泰姬陵皇宫酒店的菜谱皮革夹是阿西夫生产的;孟买最好的糖果店出售的美味小吃也出自达拉维;精品店出售的名贵皮革手袋往往也是达拉维制造的。

达拉维企业家莫宾放言:“每个贫民窟都有买卖,各种买卖贫民窟都做。”不过可以肯定,有些东西达拉维无法制造,比如说飞机。“但是,我们回收航空公司的杯具和食品容器等废品。”他自豪地回答。
上一条:河北皮毛成富民强县的区域特色经济 下一条:温总理考察广东 关注箱包皮具业发展